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宝鸡)示范基地在聚集资金和科技成果的同时,开启了技术供求方精准对接的“直通车”
国家级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可供企业共享,并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对症下药”的“良方”……一次偶然的机会,陕西省凤县盛源铅锌选矿厂负责人何霄听说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宝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简称科化网)后,便注册成为其中一员。
当时,厂里需要购买一部先进的选矿设备,不仅要保证矿物的回收率高而且要环保节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何霄发布了需求信息,没想到几天后,江西赣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就与科化网平台取得联系,企业由此顺利购进性价比较高的选矿设备。
不仅是找设备,你还可以在科化网上推产品、找技术、寻合作。
“以前企业常年奔忙于各地展览会,来宣传自己的技术、产品并找寻技术买卖方,这种大海捞针般的成果转化方式,不仅耗资源费时间,而且命中率低。”陕西省宝鸡市科技交流中心主任赵忠义坦言,虽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宝鸡)示范基地处于建设阶段,但平台效应初显,在聚集资金和科技成果的同时,开启了技术供求方精准对接的“直通车”。
西北工业重镇缘何赢得“国家名片”
很多人熟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典故,并不知道“陈仓”即为宝鸡古称。作为陕西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城市,宝鸡处于西安、兰州、成都、银川四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不只是区域优势明显,这座西北工业重镇还荣获了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称号。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宝鸡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7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8户,拥有“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石油钻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机床工具等九大产业集群。其中,钛及钛合金、石油钻采设备、汽车齿轮等产品销量全国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装备制造业配套产品服务、科技文献查询服务、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六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其服务系统,连接了市县两级和12个科技工业园区的工作网络,科技中介服务能力随之提升。”赵忠义说,大部分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强,技术需求数量多,技术应用市场大,具备科技成果形成产业化的条件和基础。
2011年,宝鸡承担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及省科技计划项目就达100项。同年,宝鸡专利申请量达1082件,成为陕西省首个专利申请量突破千件的地级市。
上升的发展势头,雄厚的工业基础,活跃的创新要素,浓郁的成果转化氛围,国家示范基地落户宝鸡也就不足为奇。
搭建信息平台传统产业结新果
作为地处西北的地级市,以往宝鸡的企业大多以技术输入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么借助自身积累的人脉关系,寻找技术买卖方;要么通过各地的展览会,宣传企业的技术、产品和寻觅合作伙伴;或者是大企业集团内部闭门造车式的成果转化。
“宏观而言,是由于缺乏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研究较弱。”赵忠义分析说,对成果转化认识不足,缺少专业化技术团队,缺乏技术合作,让企业的成果转化举步维艰。专业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匮乏,使得跨地域、跨行业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难上加难。
2012年8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落户宝鸡,转型中的西北工业重镇开始从政策扶持、搭建平台、项目对接等方面集结发力。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宝鸡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宝鸡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指出,从2011年起,每年在市级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设立宝鸡市创新专项资金。
2013年6月,作为示范基地主要内容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宝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以装备制造业、钛及钛合金等宝鸡特色产业为主,同期推介了106项最新科技成果。科化网由宝鸡市科技交流中心负责管理与运营,以国家级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中的“科技成果、技术专家、科研机构”三大数据库信息为依托,面向宝鸡装备制造、钛及钛合金、电子信息和新能源四大产业,向用户提供科技资源信息共享服务。
“我们定期从国家科技成果库中遴选出一批技术比较成熟、市场前景广阔、符合企业需求的成果项目,共同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全过程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赵忠义说。
然而这些精心遴选的国家级项目,在对接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能直接拿来转化的较少,有些成果数据资源的时效性不够强。”赵忠义坦言,更有些成果数据仅停留在申报成果层面,本身就没有转化的意向。
为了让成果更快更直接地对接,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企业,推介示范基地和科化网,普及国家和地方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优惠政策、服务。针对企业需求,重点面向装备制造业、钛及钛合金等特色产业集群,将虚拟的信息化服务与现实的专业化服务相结合,提供技术转移“一站式”服务。
促对接精服务让技术供需方“面对面”
“我们走访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时,发现在承接重庆跨座式单轨钢结构生产时,设计人员对关键部件所做的强度和模态分析并不十分自信,需要用别的分析系统来验证他们的设计是否科学。”赵忠义说,当他们在科化网平台上发出请求时,有多个高校表示乐意参与。西北工业大学提供的纯理论培训与企业需求一拍即合,老师的讲解让73名研究人员受益匪浅。
发放宣传资料、上门走访、电话跟踪、培训指导、需求调研,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在了解技术转移的需求后,对企业需求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识别、筛选,及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然后,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网、中国创新驿站平台、宝鸡技术转移平台的资源,帮助技术需求方寻找到最终的合作伙伴。
“在洽谈过程中,我们为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信息服务、项目对接服务、技术转移‘一对一、点对点’定制服务、法律服务、技术转移项目可行性论证服务等,目的是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合作。”赵忠义称,正是共性和个性化结合的专业服务,近两年来,先后促成了宝鸡钛业协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陶瓷研究所“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项目,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扬州大学“白酒催陈”等10个项目的成功对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也使高校的成果得以转化,获得项目合作双方好评。
关于未来,赵忠义表示,示范基地要进一步提升网站知名度,加大客户培养力度,不断吸纳企业、院校、专家成为科化网会员,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强化协同服务,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团队是当务之急。我们计划筛选一批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在相应的管理奖励机制下,以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为主导力量,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赵忠义说,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服务意识到位的技术经纪人队伍不可或缺,以充分挖掘企业技术需求信息,深入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在不断充实平台数据库信息的基础上,让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得以精准、便捷、有效对接。(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