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连铸机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技术
成果名称:连铸机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东北大学
成果简介:连铸坯的中心偏析和疏松已严重制约我国高端产品的生产。消除或减少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对通过在连铸坯液芯末端附近施加压力产生一定的压下量来补偿铸坯的凝固收缩量即所谓的轻压下技术。该技术已成为现代连铸水平的一个标志。国外掌握并成功地应用该技术的只有奥钢联、达涅利等少数几家公司。朱苗勇教授的研究团队突破了旨在消除连铸坯中心偏析和疏松的凝固末端轻压下理论,首次提出了确定轻压下的压下量、压下区间、压下效率的理论模型,自主开发了动态轻压下工艺控制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轻压下工艺控制核心技术,并上海宝钢集团梅钢2#板坯连铸机实施成功应用。李正邦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自主开发动态轻压下核心工艺控制模型、过程控制系统及生产应用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开发的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国内外新建板坯连铸机及现有板坯连铸机生产线的升级和改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殷瑞钰院士在2008年世界金属导报“新世纪中国连铸技术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文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东北大学和宝钢梅山钢厂共同开发动态轻压下技术取得了理想效果。”自主研究开发的大方坯连铸机动态轻压下核心工艺控制模型和过程控制系统已分别于2008年1月在攀钢和2009年2月邢钢的自主设计制造的大方坯连铸机上正式投用,为攀钢的高速轨、车轴和邢钢的轴承、弹簧等高端产品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2012年间,研究成果相继在天钢、湘钢、涟钢、攀钢西昌基地和首钢板坯连铸机上推广实施。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11项。该成果于2007年和2008年获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东北大学科技处 闫维超
电话:024-83687374
E-mail:yanweichao@mail.n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