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7-23    

  成果名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成果拥有单位:中南大学
  成果简介: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及“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下,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皮病(SSc)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并获得广泛应用。主要创新点如下:
  在国际上首次从DNA病理性低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异常等多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SLE表观遗传发病机制学说,为开展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SLE患者CD4+T细胞DNA病理性低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发现两个在SLE发病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基因,为SLE靶向基因干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建立并推广了用于SLE病情判断的表观遗传修饰标志物检测方法,筛选、鉴定出SLE不同器官受累的生物标记,为SLE病情活动性判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临床指标。
  筛选出多个SLE基因干预治疗新靶点,并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证实其突出疗效。
  建立并推广了一整套简便、准确、稳定性好的淋巴细胞基因表观遗传修饰检测方法,在国内、外多家大型医院及研究机构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首次揭示SSc患者CD4+T细胞发生DNA低甲基化及其分子机制,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阐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SSc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揭示维A酸类药物对SSc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该项目在JAutoimmum(IF=8.136)、ArthritisRheum(IF=7.866)、JImmunol(IF=5.788)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6篇,SCI收录26篇,他引389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该项目自主开发建立的淋巴细胞基因表观遗传修饰检测分析方法以及SLE甲基化临床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多家医院获得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能力和诊治水平。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南大学科研部
  电话:0731-88836342,88879272
  E-mail:kjckfb@csu.edu.cn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