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建库及诱导分化的系列研究及处步应用
成果拥有单位:中南大学
成果简介: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及省市各级有关项目的支持下,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应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一、自主研发hESCs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完整技术平台:
1、在国内率先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胚胎干细胞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胚胎干细胞库;
2、配型分析证明174株胚胎干细胞系可为56.3%湖南人群提供HLA配型合适的细胞供体;
3、发现"超级供者",3个常见HLA单倍型纯合的细胞系占整个细胞库配型效率的80.7%;
4、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受精异常的胚胎可作为正常核型胚胎干细胞系的有效来源;
5、利用单原核胚胎获得世界上首个纯合基因型孤雌干细胞系,是"超级供者"的一个新来源;
6、建立微量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技术,改良玻璃化冷冻液配方及设计干细胞培养传代工具和大规模玻璃化冷冻装置,为临床应用规模化冷冻技术提供保证;
7、率先利用干细胞培养液喷雾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获得较好疗效。
二、胚胎干细胞的安全性研究有重大突破:首次发现人胚胎干细胞在亚优化培养中可发生核型变异,出现向肿瘤干细胞恶变的趋势;建立了饲养层制备标准化操作程序;首次建立人源性培养体系,避免种间污染,有利于干细胞临床应用。
三、建立胚胎干细胞向造血、胰岛、内皮和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技术平台,为血液病、糖尿病、缺血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干细胞来源。
四、建立iPS技术平台,以此为基础建立多种遗传病iPS细胞库,包括首个血小板无力症的iPS模型,为发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人类模型。
五、发现3个未分化胚胎干细胞的新标记:N6A1、BOREALIN和DPPA2,研究证明其功能与维持干细胞增殖和多能性有关。
六、发明了一种新的体细胞核移植方法;获得世界上首个人类治疗性克隆胚以及首个治疗性克隆囊胚。改进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发现分裂中期hESCs胞质含有多能性相关因子,是更为合适的重编程胞质体。
该项目共申请10项专利,授权7项;发表57篇文章,其中SCI收录21篇,引用252次,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23.563;目前已经为中科院、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国内外20个实验室提供胚胎干细胞系。以上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空白,为我国在干细胞领域研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产品奠定了基础。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南大学科研部
电话:0731-88836342,88879272
E-mail:kjckfb@c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