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8〕28号),对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27个市、县(市、区、旗)予以督查奖励。2018年对表彰市、县(市、区、旗)在PPP项目以奖代补政策评审时予以优先支持,对于进入中央财政PPP示范项目名单且通过评审的新建项目,投资规模3亿元以下的项目奖励300万元,3亿元(含3亿元)至10亿元的项目奖励500万元,10亿元以上(含10亿元)项目奖励800万元;对表彰市、县(市、区、旗)在2019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PPP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时给予优先倾斜和支持。中国财经报社PPP版对表彰市、县经验做法进行“国务院表彰的推广PPP模式有力市县”专题宣传。
2018年,在国务院表彰的推广PPP工作有力、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市、县(市、区、旗)中,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榜上有名,成为了浙江省内唯一入选地区。
从立项到建设短短3年时间,洞头生态廊道已呈现“海上廊道”美景,昔日脏乱的洞头东岙沙滩成了游客们争相拍照的“网红”之地。洞头区这场改善生态环境、造福百姓的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战役,是如何打赢的?
“洞天福地,从此开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在洞头游览时留下的佳句。黄昏时分,记者在洞头区东沙村看到,整洁的沙滩被阳光涂抹上了一层金黄色,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晚风和煦、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洞头县素有“百岛县”之称,大大小小的岛屿撒播在万顷碧波之中,资源丰富景色宜人。但在过去几年里,洞头区近岸海域环境问题突出,陆源污染严重,滨海湿地面积缩减,自然岸线减少,海岛岛体受损……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2016年之前,这里的海岸却是光秃秃一片,满地都是污泥和乱石。“那时候为了建房子方便,村民都从海边挖沙子、搬石头,海岸上只剩下一片乱石子,走路都很难。”东沙村村民说。
不仅如此,光秃秃的岸滩不仅无法阻挡台风携来的海浪,还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威胁。村民刘用元说:“台风季节,海水经常灌进屋子里,冰箱等家电都能浮起来。”
除了出海捕鱼,洞头的村民竟然想出了依靠变卖礁石和沙子获取收入的办法。长此以往,1.84万平方米的沙滩将消失殆尽。原本靠海吃海的洞头县百姓,被人笑称“竭泽而渔”。“那时的沙滩已经变成了一片杂乱无章的砂砾质滩,污水横流,环境很差。”忆起当年,东沙村党支部书记陈华良感慨不已。
痛定思痛,当地政府开始意识到,只有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让百姓真正得实惠。
2016年,总投入8亿元的洞头区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工程开工。短短3年时间,人们欣喜地发现,赤潮减少了、海水变清了、不仅沙滩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还增设了不少生态廊道,景观照明、绿化苗木等,扮美了东海海岸,扮靓了海岛渔村,更让沿海环境步入生态友好的良性循环。“环境好了,大家便舍不得把它破坏掉。”陈华良见证着这一变化。
当然,东沙村的变化只是洞头全力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工程的一个缩影。洞头区财政局副局长邱蔡芬芬告诉记者,洞头区本岛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工程包括六大类共26个子项目,其中道路工程类2个、道路工程绿化提升类2个、村落环境类10个、节点打造类10个、矿山边坡治理类2个。包括一环一轴慢道以及一环一轴慢道周边绿化提升、2个湿地公园、大王殿村、东沙村、双垄村村落改造、梅花礁和旭日礁公园等。
通过海陆并进的岸线资源整治修复以及沿线村居改造升级,目前洞头已经打造了包括东沙村在内的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海洋生态村庄。
“能在家门口吹海风、玩沙子,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样子。”在村里经营渔家乐的村民王军说。生态廊道修复好之后,引来众多游客,更带动了渔家乐民宿产业的红火发展。不少原本离去的村民,再度回到村里,办起了民宿。“生态廊道修复后,今年营业额至少翻一倍。”对于今后的发展,王军满怀信心。
海岸线变靓了、村容村貌变净了、海岛变美了。美丽海岛轮廓逐步呈现,引来大批客商投资,渔民逐步实现转产转业,不少沿海地区都想来学习“洞头经验”。
如何将“洞头经验”变得可复制、可推广?温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国光告诉记者,洞头的经验,不只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其背后更是转变思维方式。
洞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辟了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修复的新路径。
自2015年底首个投资额16亿元的PPP项目签约以来,洞头区目前已累计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达48.8亿元,已签约PPP项目数约占温州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而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则成为全国首个入财政部PPP项目库的示范项目。
谈及为什么要采用PPP模式修复海洋生态,邱蔡芬芬说:“PPP项目的签约落地,一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区财力有限,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可以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政府由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变成了监管者。三是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因为PPP项目的合作期限都比较长,一般都是10到30年之间。可以通过在一定期限内分摊公共资源的投入,减缓财政的压力,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地方性政府债务的风险。”
此外,洞头人的变通还体现在项目实施的灵活性上。邱蔡芬芬告诉记者,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工程会根据子项目实施的成熟程度划分为A、B类,其中A类为近期必须实施的子项目,B类为未来可能实施的子项目,B类项目成熟一个建一个,既为今后PPP项目实施提供了快速通道,又解决了当前财政承受能力问题。
PPP项目的最终推广是在项目落地上,洞头区领导班子非常重视PPP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邱蔡芬芬告诉记者,“我们采用1+N的模式,以实施机构为主体,同时联合相关参与项目的单位,比如社会投资人、金融机构,让他们都参与其中。如此一来,在项目实施阶段,就会提高项目实施方案的认可度和项目签约落地率。”邱蔡芬芬说。
以海为美,拥海而兴,生态护海。洞头成功入选了全国十大“美丽国家海洋保护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荣获浙江省首批平安金鼎、浙江省首批无违建区、浙江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区……一项项成绩和一张张金名片,生动诠释努力和收获的真谛。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给当地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释放着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洞头人通过实施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工程,利用生态杠杆来撬动产业崛起、海岛振兴,让海岛群众换了一种方式靠海吃海,走出一条既彰显海韵、又留得住乡愁的绿色发展道路。
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作为全国海岛生态修复的样板,洞头模式正在带动着全国越来越多的沿海城市转型升级。今后,随着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工程的深入推进,浙江沿海地区乃至中国整个海岸线,将会出现更多的“碧海连天”。
记者一行人离开时正值黄昏,海风清凉而温柔,山脚下白浪逐沙而来,夕阳掩映着海边踏浪的孩子,我们已经看见,一个生态美丽、经济充满活力的洞头正以傲人之姿踏浪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