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夺得15项国家科技大奖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7-20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月8日在北京召开,由我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15个项目获奖。其中,中南大学、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参与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据悉,此次年度大奖,我省最大的亮点当属收获了3项技术发明二等奖,且都是主持完成。所获1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包括1个主持项目和10个参与项目。获奖项目涵盖工业、农业、交通、信息等领域,成果在全国推广后均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冯江华领衔的“高速、重载列车牵引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显著提高了我国高速、重载铁路运输能力。成果国内累计装车超过2000台套,国外装车100余台套,实现销售收入20 亿元以上,应用本项目成果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CIT500”,创造了605公里/小时的台架试验世界最高速度。


  国防科大王怀民教授领衔的“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群体化方法及核心技术”项目,形成了以大众化协同开发、开放式资源共享、持续性可信评估为核心的三方面技术发明,为我国创新型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实践指南。成果在大型组织内部部署应用,并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提供开放服务,应用范围已超过2500家企业、9个软件园区、100所高校。

  


  》》新闻加一点


  名单揭晓|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都发给谁了?

  


  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

  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然而,多少令人失望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却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科技奖共分五大类: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该奖须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金就少得多:一等奖为20万元,二等奖为10万元,特等奖为100万元。

  根据《条件》第八条规定,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两类科技工作者——

  一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二是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2名。

  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包括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叶笃正、吴孟超、吴征镒、闵恩泽、谢家麟,等。

  

  其中,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都只有1位科学家获得最高科技奖;2004年度,最高科技奖首次空缺。


  ◎2015年度最高科技奖为何再次空缺?

  “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据负责评审具体事宜的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介绍,“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来的。”

  据介绍,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

  据该负责人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国家科技奖一直遵守‘宁缺毋滥’的原则,最高科技奖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该负责人介绍,最高评审委会的专家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这3位候选人虽然都很优秀,但距离最高奖还有一定差距。

  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表示,今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可能会成为常态。


  ◎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最高奖?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

  1969年1月,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青蒿素的研究工作,1971年10月4日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此后的时间里,她还参加了青蒿素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充分证明了抗疟疾的有效性。

  其实,早在2011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这年9月,美国拉斯克基金会把当年的年临床研究奖颁发给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拉斯克奖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屠呦呦是该奖设立65年来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在2011年的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这样评价屠呦呦: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被国际同行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她荣获拉斯克奖后,不仅蜚声国际,在国内也引发广泛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致贺信: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奋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

  “我们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据了解,国家科技奖的评审都有严格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其评审工作流程为:推荐→形式审查受理(奖励办)→初评(通用项目从4万多名评审专家中随机遴选专家网络评审或审读、评审组会议初评)→评审(各评审委员会)→审定(奖励委员会)→审核(科技部)→审批(国务院)→颁奖(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推荐工作自2014年11月初开始,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15日;经公示、网络初评和会议初评,初评结果于2015年6月公布。

  “屠呦呦先生发明的青蒿素为保护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获得诺奖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但是最高科技奖有自己的法定程序——如果没有人推荐她,我们也没有办法。”该负责人表示。


  “自然科学一等奖”迎来45岁最年轻得主

  该奖项被称作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今天授给了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潘建伟因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该奖的年龄记录。此前,华罗庚、钱学森等曾获该奖。

  


  国家科技奖一般给人“高大上”的神秘感,但其中很多科研成果都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有不少成果给百姓带来“接地气”的实惠。


  【治疗“路怒症”,让开车的你知道周边危险】

  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急变道等现象每天都在上演,开车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心中都会非常愤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云鹏团队开发的“车辆联网感知与智能驾驶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可以说给“路怒症”对症下药,让驾驶员事先知晓周围的危险情况。

  王云鹏说:“驾驶行为对避免车辆的安全事故贡献率高于90%。驾驶人、汽车、路况等综合情况非常复杂,要让开车的人快速知晓身边的危险,提前对危险作出反应,避免紧急情况发生,这就是我们科研的目的。”

  王云鹏的团队开发了车辆安全状态感知技术、行驶车辆危险辨识方法,制造了车载终端。车辆定位、运行监测、运行状况诊断等情况,让驾驶员快速知悉,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肝病重症患者的“福音”】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炎新发病例数增长迅速,其中有不少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肝病。

  为给肝病重症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以郑树森为首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突破肝癌肝移植国际传统标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包含肝癌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特征的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使肝癌肝移植获益人群比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米兰标准”扩大了52%。

  肝段淤血、小肝综合征等多项世界性难题被该团队攻克,他们还突破性地创建了一套肝移植新技术新体系,将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从10%降至2.1%,并降低了治疗费用,为广大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该团队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


  【快速检测黄曲霉素,保卫餐桌安全】

  花生、玉米、豆类和一些乳制品,放置时间长了会发霉变质或者受到污染,其中就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还会污染食用油、中药材等,它的毒性很强,能破坏人的肝脏,轻的导致厌食、呕吐,严重时可以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团队开发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从农田到餐桌,保护百姓饮食安全,灵敏、高效检测毒素,是李培武团队的追求。他们首创了3种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现场检测技术,开发出17种试剂盒、3种检测仪器,破解了检测灵敏度低的难题。


  【新方法让建筑更抗震】

  你的房子够坚固吗?如何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团队经过20年研究和实践,在“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创新和突破,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什么是“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专家介绍,就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用途,考虑建筑物所处场地的地震强度和其能接受的地震破坏水平、建造费用和震后修复费用等,提出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使设计的建筑在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中更抗震。

  谢礼立院士的成果已在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等上千项各类重大、复杂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提升了我国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整体水平。


  【创新让空调更舒适智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舒适健康、节能、智能化等提出了更多要求。海尔空调凭借“空调器舒适性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热释电红外人体智能检测、三维全方位送风、PMV舒适智能控制……让海尔空调在舒适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提高了一个档次,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舒服的空调环境。


综合人民日报客端、新湖南客户端、经济日报微信号




(本文来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