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担任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掌控了公司的核心权力。然而,法定代表人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拟从民事、刑事和行政三个方面,对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做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法定代表人法律风险的防范提出建议。
一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条件
《公司法》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在公司内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或执行董事这些核心管理职务;二是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
二法定代表人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1.民事责任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属履行职务的行为,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民事责任,均由公司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个人并不会因其职务行为而需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1) 因法定代表人故意或过失而给公司造成损失,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对该损失予以赔偿
《公司法》第150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如果公司的损失是由于法定代表人的过错而造成的,即使法定代表人是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在公司对外承担相关责任后,公司也有权就其损失要求法定代表人予以赔偿。
(2) 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的,应当对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法定代表人存在上述行为,或者参与了相关交易的决策或签署了相关文件,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当然应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除非法定代表人在相关董事会决议表决时已明确提出异议 并记载于会议记录,或者法定代表人对相关人员的侵权行为并不知情且无过失。
2.行政责任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三)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五)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当然,法定代表人可以举证证明,其对公司的行为并不知情,且主观上没有过错亦不存在失职的除外。
3.刑事责任
通常而言,对于公司从事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但单位犯罪中,我国《刑法》规定的某些罪名中,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可能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偷税罪、侵犯著作权罪、非法经营罪等。
而对于上述“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具体范围,虽然法律未明确规定,但是司法实践通常均将法定代表人认定属于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并据此判定法定代表人对公司的行为亦应承担刑事责任。
4.法定代表人可能被采取的强制措施
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被申请强制执行或欠缴税款时,在特定情形下,司法、行政机关有权对法定代表人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 公司有未了结的民事诉讼或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司法机关可对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
(2)如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法定代表人未经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此外,还应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答询问;
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权人的询问;
不得新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三公司法定代表人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法定代表人在做出一项商事经营判断和决策时,如果出于善意,尽到了注意义务,并获得了合理的信息根据,那么即使该项决策是错误的,该高级管理人员亦可免于承担法律上的责任。
1.在股东协议、合资合同和章程中增加相关免责条款,防范风险:公司的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不需对在董事会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职责范围内的任何行为或不行为承担个人法律责任,除非其行为构成营私舞弊、严重玩忽职守、肆意渎职或故意损害公司利益。
2.通过集体决策程序,避免风险,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应提出明确异议并记载于相关会议记录
3.建议公司设立执业责任风险保险制度。
公司可以设立执业责任风险保险制度,由公司为法定代表人等购买责任保险,以尽可能得降低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当法定代表人因职务行为而需对外承担相应责任时,可以由保险公司就该部分予以赔偿,避免其个人的财产风险。
当然,任何风险防范制度的设计,都不能使得故意违反法律,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的法定代表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公司法定代表人要规避法律风险,关键是依照法律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事,尽职尽责的维护公司的利益。
(本文来源:弘一律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