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重磅文件发布!企业债发行再松绑,鼓励发债用于PPP项目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7-19    

国家发改委5月27日官网发布《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

要点如下:

1.对部分企业债券发行放宽资产负债率要求。

2.鼓励企业发债用于特许经营等PPP项目建设。

3.支持县域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

4.鼓励优质企业发债用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

以下类别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

1.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或由资信状况良好的担保公司(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提供第三方担保、或使用有效资产进行抵质押担保使债项级别达到AA+及以上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项目融资。

2.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停车场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电网改造等重点领域专项债券。

3.县域企业发行用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的优质企业债和专项债券。

放宽企业债券发行条件:

1.将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放宽至不超过70%。

2.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可按照“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孰高者测算净利润指标。

3.将城投类企业和一般生产经营类企业需提供担保措施的资产负债率要求分别放宽至65%和75%;主体评级AA+的,相应资产负债率要求放宽至70%和80%;主体评级AAA的,相应资产负债率要求进一步放宽至75%和85%。

相关解读:

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债券在促投资、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融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于5月25日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1327号)。

就在该《通知》发布前不久的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促投资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徐绍史主任要求各地把促投资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狠抓政策落实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重中之重,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综合此次发布时机和具体内容看,《通知》对促投资稳增长的要求进行了及时回应;同时也可看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定位转型的要求,加快财金工作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到制度供给转变的重要尝试

支持重点项目 服务实体经济

《通知》内容显示,在加强市场监督、强化偿债保障、严格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将更加有效地发挥企业债券的直接融资功能,科学设置发债条件,简化发债审核审批程序,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大力支持市场化运营、资产真实有效的企业以自身信用为基础发行企业债券。

中国经济导报社记者吴淞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市场主体负责人。受访人士表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债券监管正由传统的指标体系向市场化约束大步迈进。

广州证券副总裁凌富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社记者采访时说,“《通知》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出台,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产业政策引导和拉动重点领域投资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他同时预测,受益于融资渠道的拓宽,各地方在重点领域的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也将相应扩大。

《通知》开宗明义指出要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文件精神。国泰君安证券债券融资部执行董事管锡诚分析认为,这表明前一阶段有部分市场人士关于43号文可能成为一纸空文的理解并不成立。与此同时,从具体内容看,《通知》确实为债券发行人、中介机构乃至投资者等市场主体拓宽了操作空间,并简化了企业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程序,进一步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一股脑都涌向股市。

淡化发债指标 突出市场约束

针对此前市场较为关注的发债具体数量指标问题,《通知》并无明示。仅指出“对于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或由资信状况良好的担保公司(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提供第三方担保、或使用有效资产进行抵质押担保使债项级别达到AA+及以上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项目融资,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停车场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电网改造等重点领域专项债券,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

同时,《通知》要求各地合理确定和把握区域经济和债券风险迹象预警线。将符合国发[2014]43号文件精神,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企业发行债券,不与地方政府债务率和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挂钩。将本区域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余额一般不超过上年度GDP8%的预警线提高到12%。

东吴证券固定收益总部执行总经理俞子耀认为,《通知》与此前坊间传言有较大变化,一是没有明确发债指标,坚持了市场化改革不动摇。二是更多关注发债企业自身信用,让市场说话,具体包括与所在地政府债务脱钩,优质发债企业债务容忍率提高,让投资者表达对发行人的认可程度。三是取消非百强县平台公司发债限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该地区平台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多元,而中西部县域经济较为薄弱,取消要求有助于促进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对此,东方花旗证券董事总经理、债券业务负责人苏鹏持近似看法。他表示,《通知》并不是简单将发债指标定量分配各个地区,而是对于高信用评级或强担保债券不再做指标限制,鼓励优质企业发债。并从负债率、净利润指标等方面适当降低了企业债发行门槛,最直接的目的是把当前相对宽松的资金尽快引导到实体经济中,发挥企业债在促投资稳增长中的作用。

扩宽融资渠道 支持PPP项目

此次下发《通知》中还有一处引人注意之处,就是延续了之前一系列文件精神,再次强调了要鼓励一般生产经营类企业和实体化运营的城投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可续期债券等,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特许经营等PPP项目建设。

这一内容也与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发布1043个PPP推介项目、建立PPP项目库的有关消息形成呼应,有望更好地满足地方PPP融资需求。

国泰君安证券管锡诚指出,《通知》与以往文件相比,更好地体现了市场化监管思路,指标性和计划性的成分显著减少。其倾向于项目收益债和PPP等领域,也在意料之中。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调整,相关债券品种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以下为通知详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

发改办财金[2015]13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债券在促投资、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融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文件精神,在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偿债保障、严格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发挥企业债券的直接融资功能,科学设置发债条件,简化发债审核审批程序,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大力支持市场化运营、资产真实有效的企业以自身信用为基础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支持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现通知如下:

一、鼓励优质企业发债用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

(一)对于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或由资信状况良好的担保公司(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提供第三方担保、或使用有效资产进行抵质押担保使债项级别达到AA+及以上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项目融资,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

(二)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停车场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电网改造等重点领域专项债券,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

二、支持县域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

(三)县域企业发行用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的优质企业债和专项债券(见(一)、(二)),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

三、科学设置企业债券发行条件

(四)将城投类企业和一般生产经营类企业需提供担保措施的资产负债率要求分别放宽至65%和75%;主体评级AA+的,相应资产负债率要求放宽至70%和80%;主体评级AAA的,相应资产负债率要求进一步放宽至75%和85%。

(五)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可按照“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孰高者测算净利润指标。

(六)将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放宽至不超过70%。

四、合理确定和把握区域经济和债券风险迹象预警线

(七)符合国发[2014]43号文件精神,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企业发行债券,不与地方政府债务率和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挂钩。

(八)将本区域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余额一般不超过上年度GDP8%的预警线提高到12%。

五、简化企业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程序

(九)在偿债保障措施完善、不影响债券信用级别的情况下,发债企业如需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用于其他符合国家鼓励方向的项目建设,应发布公告说明相关情况。自发布变更公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如单独或合计持有未偿还债券本金总额10%及以上的债券持有人(以公告日为债权登记日)向债权代理人提出书面异议,则需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对变更事项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中央企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企业报省级(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备案后实施变更。如没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债券持有人提出书面异议,则发债企业直接向相应部门备案后实施变更。

六、鼓励企业发债用于特许经营等PPP项目建设

(十)鼓励一般生产经营类企业和实体化运营的城投企业通过发行一般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可续期债券等,用于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特许经营等PPP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5年5月25日

本文综合来源:发改委网站 中国经济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