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又传来好消息,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出炉,5月12日,长沙市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一次主任办公会。
会议原则上同意《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送审稿)的有关内容。《计划》明确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战略定位为:围绕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的目标,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策源、以成果转化为主线,以大学科技城品质提升工程为引领、以校地合作创新工程为支撑,实现校区、城区、景区、园区四位一体发展,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
(新闻资料图片)
岳麓山下,一个备受瞩目的大学科技城建设正全速推进。去年12月15日,刚刚接受了代市长任命的陈文浩就前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专题调研高校大学科技成果转换、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要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关于下大力气建设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重点区域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
今年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与湘江新区把大学科技城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调研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东核)整治建设情况。
陈文浩一行先后来到后湖国际艺术园、中南大学主校区、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登高路口、湖南师范大学、西湖文化园等地,实地调研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东核)及过渡区重要节点的存量物业、周边环境、交通商贸、创新创业、教学科研、提质改造等情况,并就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难题进行现场办公。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东核空间范围为西二环-金星中路-咸嘉湖路-潇湘路-南二环,面积约23平方公里。过渡区空间范围包括风景建设区(旅游综合服务区)、桃花岭景区、寨子岭景区,以及白鹤片控规覆盖的区域,面积约18平方公里。西核东至西三环、西至黄桥大道、北至金洲大道、南抵象鼻窝森林公园,是以高新技术孵化、中试、产业化为主体的创新转化核心区,约34平方公里。
陈文浩指出,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从片区环境提升、设施完善、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做好顶层设计,重点抓好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围绕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目标,城区、景区、园区、校区“四位一体”,推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为长沙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他强调,项目建设不是“大拆大建”,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服务公共利益,优化业态分布。在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品位要高,功能要突出,运作要市场化。要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强化创新创业功能,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打造成全国的人才高地和产业集聚区,助力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新闻资料图片)
3月30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工作专题座谈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沈志宇,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出席。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明确提出围绕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的目标。市委、市政府迅速按照“风景环抱、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全域配套”的总体空间结构,以自主创新为策源、以校地合作为特色,以产业培育为主线,以城市双修为手段,推动校区、园区、景区、城区“四位一体”,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实现营造一流创新环境、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打造一流创新平台、提升一流创新能力、发展一流创新产业的“五个一流”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大学科技城。
结合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岳麓山国家大学城的指示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大学科技城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市委常委会会议对大学科技城选址方案、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等进行了讨论研究。
会上,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纷纷就如何统筹推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开展项目谋划和校地合作等进行座谈交流。
易炼红强调,要充分挖掘各大学的优势,释放潜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科技城,使之成为实现中部创新发展、开放崛起的强大动力和能量。就如何规划建设好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他强调:一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眼光,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把人文、科学、生态、融合、创新、开放等先进理念,贯彻到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二要构建创新体系。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城,创新是灵魂。要做到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创新体系,全面形成科教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机制创新体系、服务创新体系。三要形成推进合力。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学科技城建设上来,把资源和要素整合到大学科技城建设中来。要把高校、院所、企业,湘江新区、高新区、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等紧紧地连在一起,结成创新共同体;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在项目的铺排等方面,充分考虑长远与近期相结合。强化具体实施力,各负其责,各尽其力。要落实责任包干制,以钉钉子和马上就办的精神,明确具体的任务书、时间表,把新蓝图变为施工图。
4月6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据悉,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按照“风景环抱、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全域配套”的总体空间结构,总体布局为两核(东核、西核)一带(过渡带)一区(拓展区)。根据“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树示范”的要求,力争通过十年的努力,使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高素质人才大量集聚,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陈文浩指出,要明确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是自主创新的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人才聚集的高地,是城区、景区、园区、校区四位一体共赢发展的国家一流的大学科技城。要以品质提升工程和合作创新工程为引领,扎实推动当前工作;要迅速组建工作机构和明确责任,启动规划工作,突出东核建设;要尽快推进今年的重点工作,特别是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建设、麓山南路与后湖等的综合整治。同时,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细化工作方案。各部门各地区一定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把难事做好、把好事做优。
自4月10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集中办公以来,坚持问题导向,“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根据行动计划,到2019年,大学科技城要实现品质显著改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大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素质人才大量聚集,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成为支撑长沙、引领湖南、辐射中西部的科技创新动力源。
“我们要凝聚共识、提升思路,在交通组织、文化特色、业态重构、景观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麓山南路规划设计方案。”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曹立军表示,未来3年,湘江新区将在实施大学科技城品质提升、推进校地合作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建设全国一流、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科技城。
5月4日,曹立军与岳麓区负责人一道,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3所高校负责人聚集一堂,共话麓山南路整治建设,这标志着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北接枫林路、南达西二环,全长5.3公里的麓山南路贯穿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高校校区,周边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其整治改造对于大学科技城的风貌改善、品位提升、功能重塑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作为大学科技城建设的首个项目,此次整治将坚持“整体改造、点状拆迁、优化功能、打造节点”的总体原则,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推进”的时序,对麓山南路景观形象、交通组织、沿线环境等进行系统性整治。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未来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和长沙高新区,核心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拓展区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约2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主体功能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大学科技城所在区域与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有机融合,山水洲城田等生态要素齐备。不仅土地承载能力较强,生产生活配套齐全,且要素供给充沛,水、电、气供给能力充分,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育完善,成本较低,具备大规模、全链条集聚产业的基础条件,适宜科技研发、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可以有效吸引创新要素聚集。未来,大学科技城将围绕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的目标,以自主创新为策源、以校地合作为特色、以产城融合为支撑、以产业培育为主线,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打造成湖南科技创新示范核心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和全国一流品质大学城。
本文来源:长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