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基地:集聚创新资源 强化创新协同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7-18    

  在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五大基地”中排在首位的就是“着力打造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此举意味深长与湖南省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湖南打造科技创新基地的信心来自哪里?目标是什么?如何大力推进?站在新的起点畅想新湖南担子很重,未来很美。

   1  创新资源丰富集中在长株潭

  和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相比湖南的创新优势高出一头,科技创新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最新数据表明到2015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已位居全国第11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54.29%,增幅位居全国首位全省专利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十强。

  国家级的创新资源在湖南不断汇聚。全省现有“两院”院士6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1人(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8个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湖南拥有近百个。

  更让湖南自豪的是“十二五”期间每年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创新成果保持在全国前7位。特别是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 “三超”领跑世界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外交名片。

  而这些创新资源大部分分布在长株潭三地。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推动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

  省科技厅副厅长鲁先华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自创区建设成效初显2015年,自创区GDP达到2150亿元完成技工贸总收入7372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54.6亿元,同比增长15%国内发明专利授权达到5131件,同比增长56%今年1至9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7个百分点。

  2 聚焦核心打造长株潭自创区高地

  基于湖南的创新资源特点我省打造科技创新基地,最关键的是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高地。

  “国务院对长株潭自创区的定位是‘三区一极’即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湖南打造以长株潭自创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正是与国家战略紧密衔接。”鲁先华说。

  按照规划自创区建设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一区三谷多园”空间布局、“5+5+X”产业布局体系,通过10年时间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到2025年力争示范区技工贸总收入实现“翻三番”,达到5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

  据长株潭自创区协调推进处介绍目前自创区建设已纳入对长株潭三市与省直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设立了省级及三市专项资金分别在军民融合创新方面、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引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等方面启动先行先试,取得初步进展。

  长沙围绕“麓谷创新谷”建设打造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3D打印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规格的技术创新平台和“麓谷·创界”微软云孵化平台等“双创”平台。株洲围绕打造“中国动力谷”重点推进“六大百亿工程”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已突破1000亿元湘潭围绕“智造谷”建设,设立总规模为7.5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建设1万平方米的“蜂巢”众创空间。

  “长株潭自创区涉及城市群多园区抓好协同推进很重要。”鲁先华坦言下一步要健全协同推进机制,重点是建立自创区领导小组议事工作机制和三市工作会商联动推进工作机制确保省、市、园区之间统筹协调联动。还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先行先试,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把自创区建设纳入法治保障体系。

   3 辐射全省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如何让创新的火把在全省燎原?必须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不仅靠情怀更要靠合乎经济规律的多种手段,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身创新创新路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报告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建设主战场,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

  据悉我省将原来的41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形成5个类别科技计划有效提升了科技资源聚集度。“今年立项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已减少到6项就是要集中投入干成大事。”鲁先华说。

  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无缝对接。

  前期我省已出台了发展众创空间、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普惠性举措。鲁先华说科研资金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等几个重要政策正在制订中,即将出台。

  报告提出推进高精尖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加快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弘扬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除了培养和引进人才我们还要用好人才。目前有关省内科研院所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已出台我们将摸清人才家底,积极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鲁先华透露。




(本文来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