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技术可交易科技成果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7-24    

  1、成果名称:等离子体处理高难度工业废水技术
  成果简介:
  等离子体处理高难度工业废水技术致力于利用已经掌握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和介质阻挡放电等基本技术原理,研发出能够应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主要针对高难度的煤焦化、纺织印染废水、垃圾渗滤液和生物医药废水)的处理设备,并扩展研发应用于医疗机构废水的处理设备、饮用水净化装置与生态水体修复设备等等。
  技术优势:
  等离子体处理高难度工业废水技术与传统水处理工艺相比具有显著优势:1)高浓度的羟基自由基和臭氧等强氧化性产物能降解某些其他方法不能处理的污染物,特别是复杂的有机分子;2)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可有效提高COD去除率,同时达到脱色、除嗅、杀菌消毒的效果;3)避免二次污染,污染物经强氧化作用降解为CO2、H2O等无害无机物,且处理过程无污泥产生,解决了因污泥处置产生的二次污染等环境问题;4)节省占地面积,反应速率快,常温常压操作。
  技术水平:
  项目以低温等离子体的强氧化性为核心,在继承和发展国际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先进性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产品研发工作。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协同作用、微气泡反应等方式,克服国内等离子体技术诸如电能利用效率问题、氧气输送问题、以及对高压电源高参数要求问题等瓶颈。采用实际废水进行技术效果验证,为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可以作为产业化实施的坚实技术基础。诸如某煤化工工业废水处理小试可将COD由100500mg/L降至3962mg/L;某脱硫工业废水处理小试可将COD由96600mg/L降至2620mg/L;某含油工业废水处理小试可将COD由23200mg/L降至1775mg/L等。与生化系统结合形成系统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实现达标排放。图1和图2分别为工作中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及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人:杨松尧刘笑一黄牧青
  电话:010-62751717
  邮箱:lisj@pku.edu.cn
  
  2、成果名称:中低温污泥干化技术
  成果简介:
  中低温污泥干化技术充分利用企业的废热、余热以及新能源提供的80~90度的能源,将含水率为80%左右的湿污泥干化至含水率为30%左右的干污泥,有利于污泥的焚烧及其他处理方式,实现湿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应用范围:
  该技术不仅可以利用到污泥干化领域,有利于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同时适合于果菜干燥、中药材加工等需要低温干燥的领域,不仅可以降低这些领域的干燥成本,而且可以很好保持果菜、药材等的品质。
  该技术原创性明显,先进性体现在:干化温度低,热源来源广泛,污泥干化的能源成本小,同时减少石化等高品位能源的使用及其废气的排放也有利于能源的循环使用;干化温度低,污泥中有害成分不易挥发,干化后尾气的处理成本小,环保性好;多层分区段干化污泥,有利于在低温条件下快速实现对污泥内部细胞水和间隙水的去除,减少污泥干化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提高污泥干化的能源利用效率;多层分区段干化设计,使得干化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模块化设计,有利于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力成本,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研究阶段:
  目前,中低温污泥干化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实验室试验样机已经建立,并进行长时间测试与运行,5ton/d的示范工程设备也已经加工完善,正在对20ton/d、50ton/d的设备进行了相关设计。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人:杨松尧刘笑一黄牧青
  电话:010-62751717
  邮箱:lisj@pku.edu.cn
  
  3、成果名称:柴油机SCR尾气净化系统
  成果简介:
  SCR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针对柴油机尾气中NOx的排放控制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柴油机燃烧后的废气从增压器排出后进入排气管中,同时由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尿素喷射装置将定量的尿素水溶液以雾状形态喷入排气管中,尿素液滴在高温废气作用下发生水解和热解反应,生成所需要的还原剂氨气NH3,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N2。
  技术优势:
  SCR技术具有可以改善燃油消耗、对硫不敏感等优点,作为控制车用柴油机尾气排放的重要手段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整车和整机厂采用的SCR系统基本由国际供应商成套提供,国内还没有形成SCR系统集成供应商,随着国四法规的实施,我国对SCR后处理系统的需求将出现井喷,国内SCR系统集成供应商将会形成。
  本项目处于国内技术前沿,对推动中国SCR系统集成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整个项目以核心技术为主,注重资源整合,实现系统集成。突出电控和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SCR系统电控单元和控制软件,充分整合国内已有的在SCR后处理方面的技术,而且电控单元研发注重软件策略,硬件依托专业单位研发,提高系统集成度。并且产业化贯穿整个研发过程,以国内急迫的柴油机后处理产业化需求为牵引,以已有的汽车尾气后处理产业化经验和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已经建立的供应商和整机配套体系为依托,项目成果能够迅速产业化。
  研究阶段:
  经过一年多的项目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一款柴油机的SCR系统匹配和发动机台架试验,在多个柴油机厂家试运行了此系统。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人:杨松尧刘笑一黄牧青
  电话:010-62751717
  邮箱:lisj@pku.edu.cn
  
  4、成果名称: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滤修复的菌株及其应用方法
  成果拥有单位:中南大学
  成果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滤修复的菌株及其应用,菌株PenicilliumChrysogenumF1,保藏号为CGMCCNo.5599。该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有机酸,这些有机酸能溶解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将该菌株用于淋滤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土壤中重金属Pb,Zn,Cu和Cd的含量由原来的Pb1889.6mg/kg,Zn5682mg/kg,Cu1848.6mg/kg和Cd48.4mg/kg降低至Pb1616.74mg/kg,Zn2625.08mg/kg,Cu822.07mg/kg和Cd17.80mg/kg。
  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CN201110450938.X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南大学科研部
  电话:0731-88836342,88879272
  E-mail:kjckfb@csu.edu.cn
  
  5、成果名称: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本项目受国家高技术船舶专项资助,针对国际海事组织(IMO)2004年月通过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要求,研制符合公约要求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特点:采用电催化技术对压载水进行处理。技术水平:未鉴定。主要技术指标:D-2标准。项目所处阶段:已经通过IMO的最终认可和DNV月CCS的型式认可。
  目前我国船用设备约7O%依赖进口,出口船的比例更大。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基础,船用设备依赖进口大大降低了造船业的附加值,降低了我国船舶制造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IMO压载水公约实施日期日益临近,大批旧船需要改造,新船需要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未来3~5年新船需求量和造船完工量将达到8000万载重吨/年左右,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应用范围旧船改造与新船安装。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野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chenye@hrbeu.edu.cn电话:0451-82518618
  
  6、成果名称:船舶能耗分布及能效评价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以提高船舶能量利用效率、应对2012年即将执行的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为目标,开展船舶总体能耗分布及能效评价技术研究,突破评价指标体系中影响因素确立、因素权重的确立等关键技术,构建船舶能效评价体系及平台,形成船舶设计阶段能效评价的能力,缩短我国船舶行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我国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
  (1)船舶能量消耗分布研究;
  (2)船舶系统及设备节能潜力研究;
  (3)船舶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4)船舶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平台开发。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建立三大主力船型能耗分布仿真模型,经实船试航数据验证主要性能参数计算误差≤10%,其它性能参数趋势合理;
  (2)建立三大主力船型有用能计算模型,经实船试航数据验证主要性能参数计算误差≤10%,其它性能参数趋势合理;
  (3)初步开发船舶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平台。实现船舶能耗分布计算、节能潜力及典型节能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能效综合评价及船舶设计方案评估等功能,经设计单位使用及实船试航数据验证切实可行。
  项目成熟情况目前项目处于前期研发阶段,已经具备了能耗分布数学模型,正在开发船舶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平台。
  应用范围船舶行业。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彦军所在院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150001)
  E-mail:liyanjun@hrbeu.edu.cn电话:0451-82568320
  
  7、成果名称:光纤甲烷气体监测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光纤甲烷气体监测系统是利用光谱吸收原理,实现对甲烷气体的在线实时监测。激光光源通过光纤传输到检测气室后,通过光纤返回到信号处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对接收的光谱信息进行处理,提取甲烷气体浓度,该系统具有精度高、本安、监测速度快、远距离传输等优点,能够煤矿、化工以及其它场合。
  主要技术指标:测量精度优于250ppm。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先进,具有工程样机。
  应用范围该系统适合于煤矿安全监测,也适合于密闭空间的甲烷气体检测等领域;同时,基于该项目的技术,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测量。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家年所在院系:信通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caojianian@hrbeu.edu.cn电话:0451-82589812
  
  8、成果名称:船用可燃气体报警仪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船用可燃气体报警仪用于检测船舶可燃气体的浓度,能够实现全船各检测点的可燃气体浓度信息的打印、备份、报警以及外设控制等功能,并通过基于RS485总线或CAN总线可向集控台发送系统实时信息。同时具有参数调整按钮,可以实现试机、当前零点和增益值的显示、调节零点值、调节增益值、设定报警上、下限。能够通过CAN总线和管理单元通讯,将本通道的状态信息以报文的形式发送给管理计算机,通过显示面板的试机按钮对通道板的采样单元和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进行检测。并可将各通道气体浓度及工作状态信息通过CAN总线传送给复视单元。
  船用可燃气体报警仪基于电流传输和具备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功能的可燃气体检测技术,加大了可燃气体检测信号的传输距离,实现了检测区域可燃气体浓度的就地可视化。同时改进了传统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处理方式,采用数字化集成处理技术及CAN总线通讯技术,实现了检测、显示、复视、打印输出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此装置在船舶、石油、化工医药、国防等行业和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个空间,是一种在有可燃性气爆炸危险场所必备的安全检测仪器。
  项目成熟情况该产品技术成熟,目前已经具有成品样机。
  应用范围船用可燃气体检测领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齐丹所在院系:自动化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31号楼105室
  E-mail:zhuqidan@hrbeu.edu.cn电话:0451-82588940
  
  9、成果名称:智能森林灭火航弹及其直升机专用挂载投放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本成果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博士点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资助。
  以树冠火为主的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是世界性的难题,现有的扑火装备和技术还难以解决。本成果是一种子母弹形式的智能森林灭火航弹,目标是扑灭以树冠火为主的重特大森林火灾。通过空投,经子母弹分离和子弹起爆构成二次弥散,使灭火剂在树冠顶部火场内以淹没浓度均匀弥散分布,迅疾扑灭树冠火。
  技术特点:
  1.子母弹结构;2.适合多种型号飞机的挂载、投放系统;3.选择生态环保的灭火剂,实现绿色扑消,扑消过后不能在林区产生有毒的残留物,破坏区域内的生态,有利于森林的迅速恢复。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有发明专利(全部授权)。
  (1)气动发射式森林灭火炮弹,专利号:ZL200910073149.1;
  (2)以气体发生剂弥散的灭火弹,专利号:ZL201010125450.5;
  (3)智能森林灭火航弹,专利号:ZL201010514467.X;
  (4)模块化智能森林灭火航弹投放吊舱,专利号:ZL201010514584.6;
  (5)直升机专用吊舱式森林灭火航弹投放装置,专利号:ZL201110004446.8;
  (6)智能森林灭火航弹,专利号:ZL200910073215.5
  主要技术指标:
  (1)智能森林灭火航弹设计参数
  外形尺寸:630×2770(与轰6所用的1500-2型挂弹外形相同,华约标准航弹挂架可用)
  母弹弹重:160kg,含子弹8枚;
  子弹弹重:15kg,灭火剂装填量:12kg;
  灭火剂性质:符合生态标准,对人畜无害,无污染,无残留。
  一枚母弹总有效全淹没控制空间体积1500,可以淹没12株40年树龄的樟子松树冠;
  载运飞机:运5、米26、轰6、米171(米8)等(现设计为直升机航弹挂载投放吊舱方式)
  直8、米171(米8升级型)总载母弹量:12-16枚(3吨)
  米26总载母弹量:80-100枚(20吨);
  米26满载一架次飞行,可以扑灭50米宽度,2000米长度的火线。
  (2)直升机专用挂载投放系统设计参数
  单体挂载投放单元:
  重量:60kg
  基本尺寸:800mm(长)*800mm(宽)*2800mm(高)
  二级挂载投放组装单元:包含单体挂载投放单元个数4(个)
  重量:260Kg
  基本尺寸:3510mm(长)*800(宽)*2800mm(高)
  电气参数:驱动电压DC24V
  国家对《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扑火能力,改变扑火装备水平低、设施薄弱的状况”的要求,决定了本项目的良好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所产出的成果和产品,将主要由国家投资于森林火灾扑救装备能力建设的资金购买(十二五期间投资62亿元),市场需求至少达到每年2-4亿元的水平。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试生产阶段。
  应用范围森林防火。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少刚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liushaogang@hrbeu.edu.cn电话:0451-82519701
  
  10、成果名称:气动发射式高层建筑灭火炮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现有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消主要采取人员进入火场内部使用小型设备进行区域灭火与外部通过消防水炮进行喷洒灭火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灭火方式对于高层建筑上层火灾往往无能为力。本成果高层建筑气动灭火炮系统可以远距离将装有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弹投送到火场内部弥散灭火,弥补了上述灭火装备的不足之处。
  技术特点:
  本系统配有可移动载体和计算机火控系统、采用无火药的气动发射方式。根据中国现有建筑的楼层高度和房间面积,做了相应的射击诸元研究和弹载灭火剂量研究。因此在射击精度、城市使用环境和实际灭火效果上都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该系统也适用于森林、机场、仓库、石油化工企业、储罐区、港口码头等场所的远距离灭火工作。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有发明专利(全部授权)。
  (1)高层建筑消防炮,专利号:ZL201110100536.7;
  (2)高层建筑消防炮,专利号:ZL200910073367.5;
  (3)以气体发生剂弥散的灭火弹,专利号:ZL201010125450.5
  (4)气动发射装置,专利号:ZL200910073214.0,
  (5)一种轴向真空动密封圈,专利号:ZL201010032419.7;
  (6)一种气动击发机构,专利号:ZL201010133576.7;
  主要技术指标:
  灭火炮发射气压(MPa):2~6
  灭火弹初速(m/s):50~150
  灭火炮发射角度:0~85度
  灭火炮口径(mm):120
  发射气室体积(L):20
  灭火炮重量(kg):1000
  灭火弹重量(kg):3
  项目成熟情况产品成熟,可以应用。
  应用范围高层建筑消防灭火领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少刚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liushaogang@hrbeu.edu.cn电话:0451-82589701
  
  11、成果名称:高效灭火、抑爆剂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据统计,2010年全国煤炭开采量达到31亿吨/年,目前全国共有17352处各类煤矿,其中高瓦斯矿井有4462处,突出矿井911处。另外,全国油料仓库约为12万个。仅此两个领域的安全消防市场总金额就约为数百亿元人民币。
  2010年7月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规定“煤矿等危险易爆场所要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置”,而目前国内仅有一家企业拥有集成型的主动抑爆组合系统,所以其应用前景广阔。
  本项目是以科技部对俄合作项目为依托,根据煤矿瓦斯爆炸等特点,拟研发一套高效抑爆组合系统,其主要由以下四个分系统组成:(1)自动定位灭火分系统;(2)小型组合抑爆分系统;(3)主动隔断(拦截)分系统;(4)指挥配合分系统。本系统除具有灭火和抑爆剂高效、环保、无毒、保存时间长,以及装置体积小巧,不会给正常生产带来任何障碍等特点外,与目前国内现有产品相比,还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1)不同于以往的抑爆装置全部按统一规定安装和独自发挥作用的方式,取而代之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性能化”方法进行安装优化设计,结合多装置灵活搭配及联动配合,克服了传统抑爆装置作用效果差和易相互干扰等弊端。
  (2)配套有信号过滤和专家判别过程,可对闪光、震动、煤矿放炮等非爆炸信号进行识别,防止各装置误动作情况的发生。
  (3)对现有喷粉灭火装置进行了改进,增设了火源定位和喷射角度调整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灭火剂效能,以迅速消除爆炸诱因。
  (4)抑爆喷射装置采用两端同时喷射的方式,不仅可缩短抑爆云带形成时间、扩大抑爆保护区域,还可以抵消喷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从而避免喷射角度发生改变。
  (5)创新性的利用隔断与喷射装置联动配合,不仅起到增大空间抑爆剂浓度、增强抑爆效果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爆炸冲击波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6)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我方多年研究成果进行改造再创新,不单纯依赖于进口,具有90%以上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成本,整个产品费用比国外引进的南非相类似产品低一个数量级。
  项目的社会效益在于:保障生产、促进和谐、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安全、有效、环保、节能的新型安全科技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项目成熟情况我团队结合多年在燃烧、爆燃、灭火和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基础和近年内做的长通道内爆炸与抑制方面研究成果,再通过大量实验和数值模拟,并采取国际合作共同研发的方式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研发。目前大部分均匀与快速喷射技术难点都已被攻克,其余技术难点也已得到理论支持与验证。
  应用范围对煤矿瓦斯爆炸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该项研究成果能够实现产品化,适用于各类存在易燃易爆隐患场所的防爆抑爆要求。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郜冶所在院系: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楼(150001)
  E-mail:gaoye66@126.com电话:0451-82568232
  
  12、成果名称:突发性土壤/水有毒有机物污染快速处理技术与设备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有机化学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泄漏事故,导致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有些有机化学品,如农药、苯酚等属于有毒有机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对这类污染物必须进行快速处理,否则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事故,扩大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本项目提供一种处理有毒有机物点源污染土壤/水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效率高、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突发性有毒有机物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快速处理这类污染土壤和水的技术与设备成为最终彻底消除污染的关键,也是城市污染消防必备设备,该设备可以设计成车载模式,能够像消防车一样及时抵达污染现场进行现场“灭”污染,方便快捷。
  项目成熟情况进行了实验室规模试验,效果良好。
  应用范围有毒有机物环境污染应急快速处理。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广民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E-mail:liuguangmin@vip.sina.com电话:13359519023
  
  13、成果名称:从废锌锰电池中回收锌锰合金的工艺流程及设备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该流程中氯气用氢氧化锂吸收,生产出的氯化锂重新用作电解质循环使用。粗合金的熔炼采用LiCl-LiF作溶剂有利于杂质分离。合金的净化熔炼、铸锭都必须在氩气气氛下进行,防止合金氧化和自燃。
  项目成熟情况已经掌握其关键技术和工艺。
  应用范围金属回收,冶金制造。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密林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E-mail:zhangmilin@hrbeu.edu.cn电话:13703652033
  
  14、成果名称:硫酸盐废水“生物-物化”处理及制备高纯度单质硫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为解决硫酸盐废水处理中硫的资源化问题,开发出一种硫酸盐废水“生物-物化”处理与制备高纯度单质硫技术,包括硫酸盐的生物还原、硫化氢的气/液分离和硫磺制备三部分,在处理硫酸盐废水的同时,连续、自动地进行单质硫的制备生产。单质硫的纯度高,酸性氧化剂可循环再生利用。可用于石油、化工、制革、印染及矿山等行业或企业含硫酸盐生产污水的处理,同时实现硫资源回收,实现企业清洁生产,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成熟情况已取得知识产权,可针对不同污水进行专门设计。
  应用范围含硫酸盐污水及烟气脱硫。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广民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E-mail:liuguangmin@vip.sina.com电话:13359519023
  
  15、成果名称:采矿环境再造分层分条中深孔落矿采矿法
  成果拥有单位:中南大学
  成果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环境再造分层分条中深孔落矿采矿法,首先将急倾斜中厚以上不稳固富矿体划分阶段,阶段内划分数个小分层,分层内划分若干条形矿柱,以条形矿柱为回采单元,分两个循环进行开采;在第一循环各条形矿柱内开凿凿岩道,条形矿柱末端设置通风天井,将通风天井扩展形成切割槽,中深孔凿岩,侧向崩矿,后退式回采,装矿运至阶段矿石溜井,矿石运至地表选厂,高标号充填料充填至各条形采空区;分层内条形矿柱采取隔一采一的协调有序回采方式;第二循环内在充填工艺时,先在各条形采空区底部充填一定厚度的高标号充填料,剩余空间采取低标号充填料充填。本发明具有开采环境安全可靠,矿石回收率和生产率高,贫化损失低等特点。
  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201010221547.6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南大学科研部
  电话:0731-88836342,88879272
  E-mail:kjckfb@csu.edu.cn
  
  16、成果名称: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防治技术——产业化阶段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成果简介:
  由于矿山开发及一些特殊行业的发展,我国河流、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严重,近20%耕地受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重金属污染治理是我国环境治理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重金属污染治理是国际难点。我国目前在行业上尽管有许多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但目前仍然缺乏有效、成本较低、操作容易、对环境扰动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防治技术。
  本技术体系设计思路遵循能够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不造成二次污染、成本低、便于回收、不破坏土壤属性的原则,课题组利用植物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耕地,筛选成本低、便于回收、不影响土壤耕作属性的特殊生物材料,通过特殊的处理和使用方式,逐渐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去除,达到安全水平,从而使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到治理。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技术转让、合作年限或其他。
  联系方式:
  联系人:熊建军电话:0731-88035086
  E-mail:706801924@qq.com
  
  17、成果名称: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壤培肥综合技术体系——产业化阶段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成果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坡耕地是江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能否有效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对我国水蚀地区水土保持及大量水库的寿命意义重大。本技术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选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种类,采用特定的种植和管理模式,既能够极其有效地降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又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氮量和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综合培肥土壤;通过3-5年的耕作,可将坡耕地逐渐建设成高产、稳产的梯地。
  应用该技术3年后:土壤侵蚀降低80%以上;土壤有机质增加20%以上;土壤含氮量增加30%;土壤物理性质明显改善;作物增产15%以上。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技术转让。
  联系方式:
  联系人:熊建军电话:0731-88035086
  E-mail:706801924@qq.com
  
  18、成果名称:新型催化法烟气脱硫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
  新型催化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基础上完成的集成了新型脱硫剂、新型脱硫反应器、新型脱硫工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烟气脱硫技术,采用气固催化的方法把烟气中的SO2在50-200℃的范围内转化为稀硫酸,变废为宝。没有废水和废固的排放。已在湖北大冶有色和中化涪陵等企业建成了工业装置,目前正在电力、有色、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全面推广应用。
  技术适用于电力、有色、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烟气脱硫。技术成熟,符合当前环保新要求。
  该技术的运行及维护费用相较其他技术较低,投资根据不同的烟气情况而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合作方式:可采用工程合作施工建设。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建军电话:028-8540301613908186327
  E-mail:jjli@scu.edu.cn
  19、成果名称:海水中铀的提取与熔盐电解分离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铀在海洋中具有相当巨大的储藏量。研究表明,海水中溶解的铀的数量可达45亿吨,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四千倍。为取得铀资源,发达国家的目光都转向海洋,在海水提铀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从长远来看,从海水中提取铀,不仅可以补充陆地铀资源的不足,同时为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希望。
  2015年以后我国将进入核电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二次铀供给”的消耗殆尽届时将会出现较大的铀供需缺口,铀生产有可能成为核电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所以寻找新的铀料来源已迫在眉睫,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由于陆地铀矿的匮乏,以及冶金技术的不成熟、高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科研工作者已将视线由陆地转移到海洋,以寻求新的铀料来源。重元素铀在海洋中具有相当巨大的储藏量。研究表明,海水中所溶解的铀量高达45亿吨,相当于其陆地总储量的几千倍,如果能将海水中的铀全部提取出来,所释放的裂变能可以保证人类几万年的能源需要,因此从海水中提取重元素铀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
  对我国海域内的多金属结核、海山富钴结壳以及热液硫化物矿物中铀含量进行重点采样分析,为海洋金属矿产资源的后续开发提供信息支持和数据保障。
  本项目通过简单的软化学方法合成多种无机吸附剂,对海水中的铀进行吸附。同时,由于镁和铀在相图上看是完全不相溶的,尝试通过熔盐电解的方法对铀进行分离和纯化。
  提出海水提铀的吸附剂应具有下列特征:
  a.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尽可能大。
  b.吸附剂的吸附速率尽可能快。
  c.吸附剂对铀酰离子的选择性尽可能高。
  d.吸附剂要容易地快速脱附。
  e.对化学、机械作用力及微生物要稳定。
  f.与与大量新鲜海水的接触方法和吸附剂的形状,以及
  吸附剂的内部结构(细孔、亲水性等)都必需符合海水中吸附铀的要求。
  项目成熟情况项目目前处于实验室样品阶段。
  应用范围海水中铀的提取。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君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E-mail:junwang@hrbeu.edu.cn电话:13936275003
  
  20、成果名称:海水电池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海水电池采用镁合金为阳极,碳纤维材料为阴极,直接利用海水做电解质,采用海水中溶解的氧气为氧化剂而工作的一种电池。工作时,需要海水连续流过电池的两极,以便为阴极不断地提供氧气和带走阳极生成的沉淀物,因此电池的结构是开放式的。由于电解质和氧气直接取自于电池周围的海水,唯一消耗的材料就是金属阳极,因此这种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其结构十分简单,安全可靠,干存时间无限长。但由于受海水中溶解氧气浓度的限制,其输出功率较小。因此特别适用于为长期在海下工作的小功率电子仪器及电器装置提供动力。可在完全无需维护的条件下持续工作若干年。
  随着我国海洋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防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海水电池的需求必将大大增加,本项目产品可满足小功率、长寿命、免维护、安全无污染海水电源的需求。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较完善,可提供0.1W到1W功率范围内的产品及其制备技术。可根据使用要求制备不同功率和不同使用时间的产品。
  应用范围这类电池用于水声通讯设备、海洋监测系统、海下导航仪、海底地震监测仪、航标灯、海上应急和储备电源、及其它小功率海洋电子仪器设备。还可用于超长航程的AUV的动力电源。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殿学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E-mail:caodianxue@hrbeu.edu.cn电话:13946106432
  
  21、成果名称:利用微藻的深度净污技术及藻泥制氢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利用海洋微藻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的特点,自主设计并制作了一体化除苔产氢系统,利用生物发酵制氢技术将浒苔转化为氢能,实现废物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从进料—厌氧反应—产生氢气—电能转化和出水回收的完整运行,并且维持系统运行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能,采用闭式水循环方式,完全回收系统自身的排水。整个系统达到处理海洋污染和高效产生能源的双重目标。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以富含氮磷的城市污水混合海水为微藻的生长基质,达到二级出水排海前水质深度净化的目的;2.微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3.选取藻泥为底物,或在浒苔爆发期,以粉碎的浒苔等生物质为底物,将厌氧发酵技术引入藻体生物质处理过程,设计一体化连续流反应器,能够对底物进行二次处理,最大程度的利用底物,提高产氢效率;4.实现循环回收的完整运行,同时系统运行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能和热泵节能系统,减少了电能消耗,水循环采用闭式循环方式,节约水资源。
  项目成熟情况:现正申请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支持。
  应用范围:发酵法生物制氢工业化领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施悦所在院系:动力与能源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shiyue@hrbeu.edu.cn电话:13845117382
  
  22、成果名称:海水温差与太阳能综合发电装置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海水温差能源量大,但是由于温差太小,造成发电设备效率较低,而且,单位发电量的设备比重量较大。因此,本项目提出利用海水温差与太阳能综合发电系统,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利用冷海水的低温,通过太阳能加热提高温差,从而有效提高海水温差发电系统热效率。系统比功的提高,意味着发电设备的体积重量减少,设备成本和初始投资的降低。
  本项目提出应用我们开发的异戊烷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来实现热电高效转换。以异戊烷透平设计为核心技术的发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温差资源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海水温差与太阳能综合异戊烷透平发电装置是在海水温差发电闭式循环的基础上,综合太阳能热发电,结合异戊烷透平系统的新型发电装置。它大大的提高了系统循环效率,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和海水温差能。
  项目成熟情况:现正申请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支持。
  应用范围:海水温差能发电领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群所在院系:动力与能源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zhengqun@hrbeu.edu.cn电话:0451-82538308
  
  23、成果名称: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产业化阶段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成果简介: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河流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仅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加速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环境和使用功能的退化,威胁区域和地方人居环境、饮用水及用水安全,降低区域核心竞争力,最终影响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预防和治理河流水体富营养化已刻不容缓。
  富营养水体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出了许多措施和方法,但目前仍然没有有效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如何科学和经济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成为保护河流的一个重大课题。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发明的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不仅能显著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含量,而且对已经发生藻华的河流水体,能够在10天左右时间完全去除蓝藻,解决有害生物的严重污染问题,恢复水体自身的生态平衡,而且修复的水体的维护成本不高。这一方法不仅能治理一般性河流水体富营养污染,而且还能治理严重富营养水体中的蓝藻。对城市黑水、臭水的治理效果也十分显著。
  该方法与其他治理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相比,突出优势见效快、水质稳定期长、维护简单、处理成本较低、整体投入较小、治理效果好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技术转让。
  联系方式:
  联系人:熊建军电话:0731-88035086
  E-mail:706801924@qq.com
  
  24、成果名称:废橡胶固相力化学脱硫化及其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成果简介:
  本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相力化学反应器,无需添加化学助剂,利用机械能选择性地使废橡胶中的S-S交联键断裂,从而实现废旧橡胶的脱硫化(解交联),具有常温操作、固相加工、不添加化学助剂、无溶剂、清洁、高效、简便、经济的特点。采用本技术所生产的脱硫胶粉凝胶含量和交联密度显著降低,且同时实现了超细粉碎和表面活化,可再加工、硫化,可作为高性能、低成本填料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改性沥青、热塑性硫化胶等领域,是具有特色、创新性显著的废旧橡胶高值化利用新原理、新技术。
  目前已在四川大学建成中试生产线一条,项目建成后预计超微脱硫胶粉的市场占有量将达到每年8000~10000吨,销售额约5000~8000万元。项目技术费、设备费、场地租赁费及流动资金预计总投资约为500万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0000吨脱硫胶粉生产能力。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技术转让均可。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新星、卢灿辉电话:15928778965、13880885229
  E-mail:xxzwwh@scu.edu.cn,canhuilu@scu.edu.cn
  
  25、成果名称:低温SCR脱硝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
  低温SCR脱硝技术是在新型催化法脱硫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工艺技术,在120-180℃温度范围内脱硝效率可达到80%甚至90%以上,解决了低温SCR脱硝催化剂面临的SO2和H2O中毒的难题;以NH3为还原剂、以新型炭材料为载体负载不同的活性物质如Fe、Cu、Ce等金属和氧化物在较低温度(<200℃)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N2。
  技术适用于电力、有色、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烟气脱硝。技术成熟,符合当前环保新要求。该技术的运行及维护费用相较其他技术较低,投资根据不同的烟气情况而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合作方式:可采用工程合作施工建设。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建军电话:028-8540301613908186327
  E-mail:jjli@scu.edu.cn
  
  26、成果名称:固相力化学技术在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中的应用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
  针对“城市矿产”资源中极具回收利用价值的废弃高分子材料分离难、再加工难、制备高性能制品难、回收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建立了自主创新的基于固相力化学、界面改性和聚合物加工新技术的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新技术。研制了固相力化学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新设备、新装置;在室温实现难分类、分离的复合填充型、难二次加工的交联型废弃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碎、均匀混合分散和部分解交联,利用废弃高分子回收材料制备了土工膜、波纹管等数种高值化高分子工程制品。
  本成果主要制备具有高性能和高值化的废弃高分子回收材料和制品,该材料和制品的特点是高性能、低价格,这将为所带动的废弃高分子回收利用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项目规划总投资500万余,包含设备费、技术费、场地租赁费以及流动资金等。以年产2000-3000吨/年生产线为例,可实现产值2500-4000万/年,利润300-600万元/年。
  合作方式:可采用合资、合作、技术转让等合作方式,合作年限不限。
  联系方式:
  联系人:白时兵电话:13281286030
  E-mail:baishibing@scu.edu.cn
  
  27、成果名称:海水温差与太阳能综合发电装置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海水温差能源量大,但是由于温差太小,造成发电设备效率较低,而且,单位发电量的设备比重量较大。因此,本项目提出利用海水温差与太阳能综合发电系统,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利用冷海水的低温,通过太阳能加热提高温差,从而有效提高海水温差发电系统热效率。系统比功的提高,意味着发电设备的体积重量减少,设备成本和初始投资的降低。
  本项目提出应用我们开发的异戊烷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来实现热电高效转换。以异戊烷透平设计为核心技术的发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温差资源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海水温差与太阳能综合异戊烷透平发电装置是在海水温差发电闭式循环的基础上,综合太阳能热发电,结合异戊烷透平系统的新型发电装置。它大大的提高了系统循环效率,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和海水温差能。
  项目成熟情况:现正申请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支持。
  应用范围:海水温差能发电领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群所在院系:动力与能源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zhengqun@hrbeu.edu.cn电话:0451-82538308
  
  28、成果名称:大气环境风险预警系统——产业化阶段
  成果拥有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成果简介:
  针对爆炸、泄露等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采用数值模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在GIS平台上构建了地理信息、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信息、潜在风险源信息、气象实时监测信息、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大气资料同化分析系统、大气污染预报系统、事故风险评估系统、应急预案专家系统等复合系统,形成集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预测预警、突发环境事件动态监测、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于一身的大气污染预警应急系统,能够对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进行大气污染的模拟和预测,在最短时间内提交污染范围、程度、危害性,以及可供参考的应急对策预案等信息,为实际大气污染事故条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技术转让。
  联系方式:
  联系人:熊建军电话:0731-88035086
  E-mail:706801924@qq.com
  
  29、成果名称:海上浮式风力机平台及耦合运动研究/海上风能开发与利用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1、项目简介
  风能是当前技术和经济上最具商业化规模开发条件的新能源。随着陆地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海上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技术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开发热点。本项目以海上风力机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为目标,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海上风力机叶轮和支撑结构在风浪流环境下及运输吊装过程中的流体和结构特性,形成海上风力机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标准,最终为海上风力机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1)海上风力机叶轮的流体与结构性能分析
  基于粘性CFD方法和流管法自主开发“叶轮流体动力性能及载荷分析系统”,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风力机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2)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
  设计了国内首例兆瓦级单桩式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并给出工程适用图纸。探索了漂浮式海上风力机—平台—锚泊系统耦合运动的求解方法。
  (3)海上风力发电模块安全性评估和应力监测
  针对我国首座海上风电场的运输和吊装过程,研发了海上风电模块运输安全性评估方法,并进行了现场监测。
  (4)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编制适于我国海洋环境条件的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2、技术特点
  (1)首次采用流管法分析双层叶轮风力机的气动特性;解决了叶片主轴和轮辐等结构的气动损失问题。
  (2)设计国内首例海上风力机单桩基础结构的详细方案,解决了海上风力机单桩基础设计的技术难点。
  (3)开创性探索了漂浮式海上风力机—平台—锚泊系统耦合运动的求解方法。
  (4)提出并现场应用了海上风电模块运输安全性评估方法和监测方法。
  3、技术水平
  目前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速,而我国刚刚起步,在基础理论和建设经验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需要深入开展海上风能开发与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本项目在流管法中考虑了主轴和轮辐的气动损失的修正模型,同时通过改进实现了双层叶轮垂直轴叶轮性能计算。对我国首座海上风力机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的运动和结构特性进行了预报和现场监测。针对我国渤海海域环境特点进行单桩基础结构性能分析,并提出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设计标准。上述特点目前在国外同类研究和技术中未见报道。本项目对于提高我国海上风电机组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我国在风力发电市场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机组桩基础和相关附属设施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空白,弥补了我国在海上风力机设计理论和海上风电模块运输领域的不足,制定了海上风力发电机桩基结构设计技术(企业)标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主要技术指标
  1)研制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垂直轴风电机组风轮气动性能设计方法;
  2)海上风力机单桩基础结构设合理、性能良好,达到发电要求。
  3)海上风电模块的压载方案,满足稳性规范和结构强度要求。海上风电模块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力值的监测结果,能够反应动态作用的影响、船舶和塔架结构运动特征以及自振周期。
  4)编制完成海上风力机桩基础结构的设计标准以及条文说明,内容涵盖了载荷的确定组合、桩基础设计、钢结构设计、钢材料、结构分析计算、防腐处理、检验和检测、附属结构等。
  5、项目所处阶段
  本项目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顺利结题。
  本项目研究成果对于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电力紧张情况、促进经济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海上风力发电对于弥补能源短缺、调整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起到重要作用。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目前我国已经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工建设多处海上风电场。因此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开发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熟情况本项目技术成熟,应用性强,已经应用在在工程示范项目中。
  应用范围本项目为我国首座海上风电场的运输和吊装过程提供了数值预报和模型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现场监测,该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已于2007年成功并网发电,运行状况良好。还为我国首座自主知识产权的50kW垂直轴风电机组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数值预报方法。本项目研发的风力机叶轮气动性能优化方法、塔架长期应力监测方法和浮式风力机耦合运动预报方法等成果都可以广泛用于陆上和海上风能开发,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开展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亮所在院系:船舶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船海楼904室,150001
  E-mail:zhangliang@hrbeu.edu.cn电话:0451-82518183
  
  30、成果名称:垂直轴风力发电关键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大型化发展方面比水平轴更具优势。然而,我国在垂直轴风电机组研制技术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国内曾有单位试制过小型的垂直轴风机,单机容量仅有几千瓦,如中国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在1984年设计了一座直径6米,额定功率2kW的试验风机,并进行了风洞测试。
  2005年,国务院三峡办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机械科学院和哈尔滨电机集团等十多家单位,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kW垂直轴风电机组小型试验机,该样机已在内蒙古化德县调试安装完毕并实现成功并网。本单位负责垂直轴Φ型叶轮气动性能和载荷数值预报方法的研究,垂直轴叶轮气动性能的研究,垂直轴叶轮、叶片和部件气动载荷的研究,功率调节器气动性能的研究以及垂直轴叶轮气动性能的优化设计。
  目前在我国,兆瓦级垂直轴风电机组技术还是空白,50kW试验机的研制和运行,为进一步研制兆瓦级垂直轴风机在技术和实践上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领先。
  应用范围风力发电领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亮所在院系:船舶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zhangliang@hrbeu.edu.cn电话:0451-82518183
  
  31、成果名称: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潮流能利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始于1982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由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电控和机械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学术队伍。分别于2002年3月和2005年12月在浙江省岱山县水道建造了我国第一台“万向I”70kW漂浮式潮流实验电站和“万向II”40kW座海底式潮流电站。
  “万向I”潮流电站为漂浮结构型式,包括船型载体、系泊系统、双转子水轮机、液压恒频发电与控制系统、发电机等部分,具有蓄电池充电控制、并网控制和保护功能。
  “万向II”潮流电站为座海底结构型式,发电系统可描述为座海底摩擦固定式双转子导流增强型潮流能独立发电系统。电站包括用于增强流速的导流箱型结构载体、双转子水轮机、机械增速系统、电控系统以及辅助装置。双转子轮辐式水轮机主轴支撑于导流罩上端浮箱和下端沉箱,沉箱下方由8条腿支撑。
  两种电站都是独立的发电系统,属研究性的试验电站,可小范围供电。
  目前,正在研制150kw级并网型潮流能发电技术示范和演示验证系统。该项目是目前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漂浮式潮流能发电原型示范机组,标志着我国的潮流电站系统集成设计能力和研制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为我国进行潮流能产业开发打造了成熟的基础实验平台。我国多数岛屿无电或缺电,潮流发电将对弥补能源短缺、缓解环境污染起到重要作用,潮流电站面对海岛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熟情况关键技术成熟,具有样品。
  应用范围海洋能源开发领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亮所在院系:船舶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zhangliang@hrbeu.edu.cn电话:0451-82518183
  
  32、成果名称:Sensing-Ocean: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年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质、营养盐和放射性废物进入海洋。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废水的热污染,以及其他固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虽然海洋有自净能力,但是,海洋环境的恶化却在不断地加剧。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各海洋国家的共识,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环节就是海洋环境的监测。本项目将CTD温盐深仪、营养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化学耗氧量和有机磷农药等多种类型传感器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多元海洋环境信息的综合采集与监测,初步建成海洋环境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
  项目成熟情况原型系统研发阶段
  应用范围有监测需求的各个海域。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蕴龙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zhaoyunlong@hrbeu.edu.cn电话:13936318969
  
  33、成果名称:环保型内外墙建筑用腻子
  成果拥有单位:上海大学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内外墙建筑用腻子采用水溶性树脂、粉料、助剂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制成。可作为内墙涂料的基层和底料或外墙涂料的腻子,适用于各种墙面和基层。与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的胶水、化学浆糊、熟胶粉等和老粉、白水泥、滑石粉等拌和的腻子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统一标准;粘结力好,保持饰面的均匀;杜绝甲醛等有毒物质;不开裂、不挂粉,耐水性好;施工简便;墙面涂刮好,致密、平滑,可节省面料的使用量,是一种新型的内外墙标准装饰材料。可广泛用于涂料底料,建筑腻子等。
  【技术特点】:有两种产品:粉状和胶状。粉状产品无需添加任何辅助材料,用水调和均匀,批刮到基层上。胶状产品可直接使用。要求刮涂平整,待干后进行局部修整,即可在上面刷(滚)涂任何牌号的内外墙涂料。质量达到和超过国家“建筑室内用腻子”标准或相关标准。
  市场预测用途广泛,市场容量大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掌握核心技术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上海大学科技处,联系人:王月,电话:13636690502,邮箱:wangyue5233@126.com
  
  34、成果名称:常规照明与应急照明一体化LED灯
  成果拥有单位:上海大学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现有应急照明灯大多采用需要交流供电的普通灯泡或者日光灯,由直流储能的蓄电池应急供电时需要逆变电路及日光灯的高频启动电路,能耗大、效率低、应急照明持续时间短,只有20分钟左右。本产品采用的是有绿色光源之称的LED灯,正常市电供电时LED作常规照明,同时市电为蓄电池充电;市电断电时自动切换到蓄电池供电,LED提供应急照明,同时2组LED红色、蓝色灯开始交替闪烁,进行自动报警提示。由于LED可以用蓄电池直流输出直接供电,所以电路简单,功耗低,效率高,应急照明持续时间长,可应用于消防安保通道、地下空间等应急照明场所。由于LED应急灯有节能及环保的优势,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以后应急灯主要产品种类。
  【性能指标】:具有正常照明、应急照明、断电光闪报警提示功能;正常供电电源为220V、50Hz交流;正常照明功率为12W,应急照明功率9W;断电后可持续工作1.5小时,其他功率和持续工作时间要求可特殊定制。
  市场预测2009-2012年,LED应急灯行业平均增长率为18.6%,2012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23.7%。预计2017年,我国LED应急灯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409.2亿元。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技术合作。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掌握核心技术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上海大学科技处,联系人:王月,电话:13636690502,邮箱:wangyue5233@126.com
  
  35、成果名称: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
  成果拥有单位:中南大学
  成果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包括装有待处理土壤的土壤处理槽、中间池、生化池和培菌池,各部分由水管连接,铬污染土壤经破碎过2cm筛、装入土壤处理槽筑堆,土堆高度小于0.8m,用Cr(VI)还原菌(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BB)培养液喷淋土壤,喷淋强度为0.008-0.015m3/h.m2。从土壤槽底部收集淋滤液到中间池,中间池的菌液用耐碱泵抽入生化池,生化池菌液重新循环喷淋土壤。如此循环喷淋5-7天,直至土壤淋滤液中没有Cr(VI)为止。采用本发明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土壤中水溶性Cr(VI)的去除率达到99%,修复后土壤中Cr(VI)的浸出毒性浓度低于0.5mg/L,达到《铬渣污染治理环境技术规范》(HJ/T301-2007)中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的标准限值。同时,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优点。
  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201010176068.7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南大学科研部
  电话:0731-88836342,88879272
  E-mail:kjckfb@csu.edu.cn
  
  36、成果名称:全性能高效水泵及其泵系统节能控制
  成果拥有单位:上海大学
  成果简介:
  【成果概况】:水泵是应用极其广泛的通用机械,耗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以上,对石油和其它能源的消耗也相当可观。国内水泵产品的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水泵的运行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技术特点】:本项技术从两方面提高水泵及其系统的效率:
  1、提高水泵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现有的叶片泵设计几乎只满足设计工况,但是,叶片泵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运转在设计工况,甚至根本就不运转在设计工况。在偏离设计工况后,泵内部流动出现冲击、分离、二次流和回流等流动现象。基于对这些流动现象的深入研究,采用主动和被动控制的方式,改善泵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流场结构,提高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
  2、提高水泵系统运行性能。泵系统运行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对现有各类控制方式的研究(包括变频控制),结合流体力学和自动控制理论,提出对在役和新建的水泵系统的基于能量需求的控制策略。研发了智能控制装置。
  市场预测水泵及其系统性能的提高,蕴藏着巨大的节能空间。本技术适用于各种比转速的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等叶片式水泵及系统。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设计制作。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拥有专利。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上海大学科技处,联系人:王月,电话:13636690502,邮箱:wangyue5233@126.com
  
  37、成果名称:光纤瓦斯监测与煤矿井下预警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本项目在十多年光纤气体传感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32点瓦斯探测精度为500ppm的分布式光纤瓦斯气体监测与预警系统,为建立高可靠、低成本、分布式井下动态信息的检测和处理方法,构建煤矿监测预警应急信息系统平台,解决煤矿瓦斯灾害,特别是危及矿工生命安全的重大瓦斯灾害提供可靠的测量与监测的技术手段。
  项目发展的光纤瓦斯气体传感系统,具有探测灵敏度高,气体探测的选择性好,本质安全防爆,防电磁干扰,超高绝缘,适于远距离遥测,具有安全可靠,体积小等特点。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基于悬挂芯光纤的分布式光纤气体传感器(ZL201010153628.7)”、“基于悬挂芯光纤的在线气体传感器(ZL201010149040.4)、“基于悬挂芯光纤的气体吸收谱线参考装置(ZL201010149107.4)”。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试成产阶段,可以推广。
  应用范围主要面向我国煤矿生产,市场广阔。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苑立波所在院系:理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lbyuan@vip.sina.com电话:0451-82519850
  
  38、成果名称:煤矿危险信息和环境信息综合移动探测平台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能源工业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石油价格的飚升,煤炭行业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日益凸现。但中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尤其是重、特大伤亡事故屡见报端。在这些事故中,瓦斯爆炸又占绝大多数。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因素,但各煤矿生产企业安全监测不完备、管理手段落后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项目是一种能够在煤矿中探测危险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可移动探测平台。
  移动探测平台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l移动平台占地约0.6m2;
  l移动模式最高速度0.5m/s;
  l集成12种传感器:瓦斯、一氧化碳、氢气、氧气、温度、湿度、气压、火灾烟雾、倾角、风速风向、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和图像视频头等;
  l实时图像传输,带有俯仰、左右转动搜索功能;
  l动力能源可以是220VDC,或24VDC;
  l最长移动距离200m;
  l移动平台可在静止和移动中工作。
  本移动探测平台能够实时巡检采集并数字量显示煤矿、管道等应用中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温度、负压和烟雾等多项环境参数,在某些环境参数超限时能够自动报警,能够反应环境状况和进行生命体征探测,同时能够对危险气体泄漏源进行定位,可以在灾害救援中提供环境参数并提供应急救援预案。
  项目成熟情况原理样机,作中试生产。
  应用范围用于煤矿安全生产自动化管理和救援。还可用于工业领域如:化工厂、炼油厂、制药厂、加气站等高危环境参数的探测。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乔英杰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qiaoyingjie@hrbeu.edu.cn电话:0451-82518142
  
  39、成果名称:基于RFID的煤矿井下安全综合监控预警系统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项目一期开发集群瓦斯区域监测、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和动态预警与紧急通信3个主要子系统,二期拟扩展井下视频监测、通风系统监控、远程监控管理、辅助救援等子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RFID多半径跟踪定位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井下人员定位的准确性,而且可将所用的RFID读写器数量降低2/3;将瓦斯传感器与RFID标签进行一体化设计,使RFID标签兼有瓦斯传感器功能,能利用RFID通信信道实时上传瓦斯浓度数据;提出集群瓦斯区域监测技术可以全面反应井下瓦斯浓度分布情况,通过建立瓦斯浓度扩散模型可以实现动态预警;基于RFID技术与ADSL2+技术构建无线与有线融合的共享通信信道,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和扩充。预期在3年内,可分阶段为煤矿企业提供一整套多功能、高性能、低成本的煤矿井下安全综合系统。该系统可以大幅降低矿难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事故的伤亡人数,同时,为煤矿生产及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管提供现代化工具,社会效益显著,减少煤矿事故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亦会十分可观。
  项目成熟情况:关键技术已经成熟,可推广。
  应用范围:本项目研究成果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海波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50001)
  E-mail:liuhaibo@hrbeu.edu.cn电话:13936137318
  
  40、成果名称:船舶横摇/航向综合协调鲁棒控制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船舶横摇/航向综合协调鲁棒控制研究目的之一是通过在鳍(舵)上增加相对独立运动的小控制面——翼鳍(翼舵),来明显改善鳍(舵)流体动力性能,可大大提高鳍、舵的扶正控制能力,从而改善减摇鳍系统减摇性能和航向控制系统控制性能。在设计海情下,通过控制规律优化设计,尽可能减小主鳍(主舵)运动幅度,所需扶正力矩由小控制面翼鳍(翼舵)运动完成,从而达到改善船舶横摇(航向)控制效果,降低能耗,提高可靠性之目的。其次是利用船舶艏摇横摇运动间的耦合性,通过多变量鲁棒控制理论,设计和实现鳍/翼鳍、舵/翼舵对横摇、航向的联合控制,有效解决了船舶航行时航向控制与横摇减摇的综合性能需求及随机风、浪、流对船的影响,船的参数摄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增强了控制系统鲁棒性能,提高了系统的适航性和全天候作战能力。
  本项目主要突破了船舶横摇/航向-鳍/翼鳍-舵/翼舵综合协调鲁棒控制系统状态空间实现问题、船舶综合协调鲁棒控制策略设计与工程实现技术、鳍角/翼鳍角-舵角/翼舵角智能优化分配规则及其任意转角比试验样机实现等关键技术。
  本项目达到的技术指标主要有:项目所实现的船舶横摇/航向-鳍/翼鳍-舵/翼舵综合协调控制系统在5级海情下,系统参数摄动30%时,航向控制误差为0.09°(均方根),横浪下横摇减摇率为97%(均方根),横摇减摇系统和航向控制系统能耗下降分别为8.1%和16%。主舵(鳍)/翼舵(鳍)原理样机实现的任意转角比控制。达到了同类产品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设计实现了主舵电伺服原理样机和翼舵电伺服原理样机各一套;集成实现了船舶横摇/航向-鳍/翼鳍-舵/翼舵综合协调控制系统物理仿真系统一套。相应成果获国防技术发明奖三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自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200610010578.0,ZL200710071664.7,ZL200710071665.1,ZL200710072690.1,ZL200710071666.6,ZL200810064564.6,ZL200810064565.0,ZL200910073043.1,ZL200910072337.2,ZL200910072836.1等。
  项目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已经完成原理样机的研制,拟将“船舶航向-舵/翼舵矢量控制技术”应用于各类船舶。
  应用范围:可应用于各类船舶。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胜所在院系:自动化学院
  通信地址及邮编:哈尔滨工程大学31号楼自动化工程研究所,150001
  E-mail:liu.sch@163.com电话:0451-82588158
  

责任编辑:admin